酷喵语音是一款语音通讯软件。在这款酷炫的喵语音app里,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各种交友的乐趣,还可以和自己的另一半快速牵手。同时还有各种线上活动,可以随时查看活动信息,报名参与。这里所有的视频资源都是免费的,想看的都一网打尽。你不需要任何投资。一边刷视频一边赚钱是很不错的。随时在线观看,免费分享你喜欢的视频给你的朋友。快来下载你喜欢的朋友吧!
2.在手机上也很容易交友互动,单身朋友在这里也很容易脱单;
3.加入你感兴趣的社区进行交流,也可以在这里发布我们的生活动态。
2.有各种热点话题,自己选择话题讨论。用户可以在发布动态信息的过程中选择主题添加或新建主题;
3.同时还有各种线上活动。可以随时查看活动信息,报名参与。
2.通过声音匹配给用户交友的机会,随时聊天!
3.与陌生人畅所欲言,选择感兴趣的房间聊天。
说起语音交互和语音助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2011年,Siri与iPhone 4s一同发布;
2014年,亚马逊发布了Alexa;
2018年,天猫精灵、萧艾同学、小度等音箱开始疯狂补贴.
现在各种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车企,甚至房地产公司都在做语音助手。你很难找到一款没有语音助手的新发布的手机或者汽车。
我第一次感受到语音交互的魅力是在16年,当时我在做全屋智能的产品经理。公司买了一个亚马逊echo做研究产品,第一次体验了远场语音交互,很惊艳。远场语音交互技术给了家居场景太多的想象空间。
后来国内陆续有萧艾同学,天猫精灵,小音箱……我基本上第一次买了家。
1988年5月,我作为服务机器人“豹秘”去猎户星,恰好负责它的对话能力。我有幸陪伴它从“一字不差的尖叫互动”到登陆全国各地。我可能是最了解它的对话能力的人。
99年8月去滴滴,一年多过去了,从0到1做司机语音助手(可惜还没做到全国总.).
现在我是行业老手了。我想根据我过去的经验和思考,和大家谈谈语音交互。
我这次主要想谈以下几个话题:
什么是语音交互?
做语音助手的难度在哪里?//为什么Siri、天猫精灵、萧艾同学总被说智障?
可能的解决路径是什么?//如何搭建一个不傻的语音助手?
1.什么是语音交互?
交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人在两岁左右学会说话,说话也是人与人之间主要的交往方式。
我们可以试着考虑一下。如果人不会说话,只能通过触摸固定区域来交流,世界会发生什么?我相信你很难想象这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在和电脑交流的方式。
语音交互是一种人机交互技术,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来获取信息和服务。语音交互并不是为了取代触摸交互,而是为了让人和计算机在某些场景下的交互更简单、更自然。
2.做语音助手的难度在哪里?
说到困难,我先抛几个现状:
在大部分用户眼里,语音助手如Siri、小度、天猫精灵、萧艾同学还是“人工智障”;
很多人都用过语音助手(19年出货7,200 W轻智能音箱,城市住宅普及率20%),但是用户活跃度低,使用的功能少之又少,主要是:听歌、查天气、设置闹钟等。
为什么那么多顶尖的公司,拥有顶尖的资源和顶尖的人才,却做不出一款让C端用户满意的语音助手?为什么在很多用户眼里都是“人工智障”?语音助手的难度在哪里?
这些问题很大,值得从业者思考。以下是我的想法。在我看来,之所以经常有人说语音助手“智障”,是因为用户期望的和实际的助手能力差距太大。
就像这张图,用户期望和语音助手能力之间几乎没有交集。那么有没有可能变成下图的状态呢?
按照这个思路,问题的难点可以进一步拆解:
1.问题一:如何让用户知道语音助手能做什么?
其实语音助手背后的技能和内容都是小规模的(19年Alexa市场已经有8万多种技能),但是很多用户只会用听歌、查天气、定闹钟的技能(屏幕扬声器里全是各种指导和推荐,只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部分语音助手都没有深入到一个刚需的场景。
就像90年代初的互联网,我们不知道互联网能做什么。马云因为到处卖互联网被称为骗子。随着越来越多的刚需场景被互联网解决(BBS解决社交需求,门户网站解决获取信息的需求),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了解互联网能做什么。
所以大部分用户都不知道语音助手能做什么。本质是语音助手没有找到一个刚需场景并渗透进去(没有找到一个刚需场景,或者没有在一个刚需场景中创造显著的体验差异)。
2.问题二:语音助手如何连接更多的服务和内容?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看场景的深度和广度。
深度方面,单个场景要打开的环节很长,很难体验到闭环。
案例一:以家用智能音箱的听音场景为例,受限于音箱背后的音乐版权,而音箱没有,会大大影响体验;比如萧艾同学,因为它连接的歌曲资源是QQ音乐,而我在网易云收集的歌单我是听不到的。
案例二:在家庭照明场景中,想要通过语音助手随意控制家庭照明,需要连接整个家庭照明设备,甚至需要打通装修环境,这是装修时要考虑的。